
初學者從篆書入門,是不合適的。篆書有大小之分,大篆泛指甲骨文、金文、石鼓文,小篆泛指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李斯等人的規范字體,見于《說文解字》中。篆書屬于古文字范疇,篆書的筆法結字與今文字大不相同,特別是篆書結字,有很多艱深的內容,大篆還有深邃的變化,對于初學者來說,這些會徒增很多困難,因此篆書不適宜初學者。如果你已經掌握隸書、楷書,或者掌握行書草書,由此上溯篆書,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練字要經歷一個反復訓練,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會感到枯燥無味,練習時間難以保證,效果不明顯。這時,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練字意志品質,就會出現棄筆停練、半途而廢的現象。因此,必須加強練字意志品質的鍛煉,做到忙中抽閑,持之以恒。要長計劃、短安排,求質不求量,天天寫、天天練。

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。書法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,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、發展的背景。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,具有自己的系統性、完整性與條理性。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,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,又包含其美學理論,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。比如關于書法中如何表現“神、氣、骨、肉、血”等范疇的理論,關于筆法、字法、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、品評論等等,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