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,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、軸線的扭動,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,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。結體形態,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,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;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。就后者而言,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:一為書體的影響,如篆體取豎長方形;二為字形的影響,有的字是扁方形、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;三為章法影響。因此,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,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,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。

毛筆字入門,要先從端正的正書開始,也就是篆隸楷。這幾種書體的特征是字形端正,點畫分明,運筆結體規矩嚴謹,不可過于隨意。學習正書的目的,是為了練就扎實的基本功,從筆畫線條的力度穩定性,到結體的準確到位,都屬于基本功的范疇。如果好高騖遠,看到行草漂亮就行跳過這一過程,那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得要領,照貓畫虎,寫出來的字貽笑大方。

書法的演變一般是指書法字體的演變。一般說來魏晉時期既是書體的終結期,又是書法技法的集大成期。中國書法歷史悠久,書體沿革流變,書法藝術異采迷人。從甲骨文、金文演變而為大篆、小篆、隸書,至東漢、魏、晉的草書、楷書、行書諸體,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。從象形文字到甲骨文,商周、春秋還有漢代的簡帛朱墨手跡,唐楷的法度,宋人尚意,元明尚態,清代的碑帖之爭等書法演進。

初學書法對應的字體大小也有講究,很多人不清楚。為什么一般大楷在6公分上下?因為只有這樣,筆畫線條的細節,才能完全得以展示;結體空間的搭配,才疏密得當,不會太緊湊也不會松散。對應書法入門的兩大技巧:筆法和結體,用適當大小的字才能保證練習效果。況且毛筆字最講究運腕的技巧,小字寫多了,手腕基本不動,很容易僵化。只有當基本功足夠扎實了,那時候自然能大小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