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臨摹的要求:注重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訓練,提倡精細臨摹。臨寫大小應等大或稍大于原帖,盡量縮短書寫位置與范字間距離。初學臨帖要簡單、精準、重復。以提高書寫能力為旨歸,可不以漢字筆畫作為學習范本。注重筆鋒的練習。臨摹結合法。當代書法教育應該重新審視臨摹的目的、重點及方法。2.用紙的搭配:依據所寫書體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書法用紙,不同字跡所用紙張不一樣。今日宣紙已混淆視聽并過度普及。初學不可用生宣,多數用紙紙面宜平整光滑。今日所生產的紙的特性在豐富性上已遠超古代。當代書法教育應該注重臨帖或書寫時用紙的搭配。

1、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。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。借助文房四寶為工具,充分體現工具的性能,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離開文房四寶,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。2、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。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。中國書法離不開漢字,漢字點畫的形態、偏旁的搭配都是書寫者較為關注的內容。與其他拼音文字不同,漢字是形、音、義的結合體,形式意味很強。

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。書法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,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、發展的背景。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,具有自己的系統性、完整性與條理性。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,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,又包含其美學理論,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。比如關于書法中如何表現“神、氣、骨、肉、血”等范疇的理論,關于筆法、字法、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、品評論等等,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。